修辞学与语文教学(浙江师范大学)1450279444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

修辞学与语文教学(浙江师范大学)1450279444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

疟霉葛涎弘沁肚京硅范设饱缎

对应课程:点击查看
起止时间:2020-02-07到2020-04-12
更新状态:已完结

1.修辞概说;2.修辞学的语文教学价值 “修辞概说”与“修辞学的语文教学价值”单元测验

1、 根据大语言的语文观,语文教学的对象应该是索绪尔概念中的( )。

A:言语活动
B:言语
C:语言
D:言语交际
答案: 言语活动

2、 陈望道认为,在听、说、读、写中,修辞学“同( )的关系最大”。

A:写
B:读和听
C:说
D:说和写
答案: 读和听

3、 3.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把握( )能指与所指的特定关系来领悟作品语言的奥妙。

A:修辞符号
B:修辞形式
C:修辞旨意
D:修辞方式
答案: 修辞符号

4、 从修辞学的角度看,写作的实质就是( )。

A:修辞生成
B:修改润饰
C:调整结构
D:修饰词语
答案: 修辞生成

5、 ( )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 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 毫不可惜。”(《答北斗杂志社问》)

A:老舍
B:鲁迅
C:巴金
D:朱自清
答案: 鲁迅

6、 我国语文教育界关于“语文”的理解可谓众说纷纭,影响最为深远的要数叶圣陶先生的( )说。

A:语言与文章
B: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
C:语言与文字
D:语言与文学
答案: 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

7、 修辞主体借助修辞形式所体现的修辞旨意,在具体修辞活动中( )能成为显性修辞意义呈现出来,使修辞旨意得到实现。

A:不一定
B:一定
C:一定不
D:不
答案: 不一定

8、 立足于语言形式显在与潜在的存在方式,修辞学有( )之分。

A:比较修辞学、实证修辞学
B:共时修辞学、历时修辞学
C:显性修辞学、潜性修辞学
D:符号修辞学、信息修辞学
答案: 显性修辞学、潜性修辞学

9、 修辞旨意的核心是( ),即修辞主体想要传递的内容。

A:意图
B:题旨
C:修辞义
D:语境义
答案: 题旨

10、 基于大语言的修辞观,我们建立起一个“语言符号-修辞符号”的二级符号系统,修辞符号是( )

A:静态符号
B:非语言符号
C:动态符号
D:书面符号
答案: 动态符号

11、 修辞意义有积极修辞意义与消极修辞意义之分。其判断依据是在修辞过程中修辞意义的( )。

A:适切性与形象性
B:适切性与得体性
C:形象性与规范性
D:得体性与规范性
答案: 适切性与得体性

12、 “修辞”作为一个名词,是指的()

A:活动
B:现象
C:规律
D:学问
答案: 现象;
规律;
学问

13、 修辞旨意,包括( )

A:题旨
B:角色
C:意图
D:语境
答案: 题旨;
意图

14、 从大语言修辞观看来,写作的过程就是将修辞旨意符号化的过程。其训练的途径,主要有( )。

A:特定内容和修辞形式的适配训练
B:修辞形式与特定情境的适配训练
C:写作的综合实战训练
D:听读训练
答案: 特定内容和修辞形式的适配训练;
修辞形式与特定情境的适配训练;
写作的综合实战训练

15、 修辞角色分交际角色和言说角色,言说角色即( )。

A:作者
B:第三人称叙述者
C:人物语言
D:作品的述说者
答案: 作者;
作品的述说者

16、 言外修辞意义是通过言语情境等共同作用而产生的( )。

A:隐含义
B:稳态义
C:隐义
D:显性义
答案: 隐含义;
隐义

17、 从语言符号的意义到修辞意义具有超常性的生成方式叫做( )。

A:变异生成
B:规约生成
C:常态生成
D:非规约生成
答案: 变异生成;
非规约生成

18、 常式辞式修辞意义的生成,通常是( )。

A:非规约生成
B:规约生成
C:非变异生成
D:隐性生成
答案: 规约生成;
非变异生成

19、 作为修辞符号能指使用的语言符号,其本身存在着修辞分化,比如词语层面的“褒义”“贬义”“雅义”“俗义”等,句子层面的( )等,辞格层面的“强调义”“委婉义”“形象义”等。

A:处置义
B:使动义
C:临时义
D:被动义
答案: 处置义;
使动义;
被动义

20、 修辞意义不同于语言意义,修辞意义的生成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

A:言语形式和另一言语形式的关系
B:修辞形式的变异性与常规性的关系
C:言语形式和非言语的环境等的关系
D:言语形式同参与交际行为的人的关系
答案: 言语形式和另一言语形式的关系;
言语形式和非言语的环境等的关系;
言语形式同参与交际行为的人的关系

21、 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面对任何对象,只要你在表达,都关乎修辞。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22、 《周易》“修辞立其诚”中的“修辞”历来都理解为“修饰言(文)辞”。

A:正确

       

如需购买完整答案,请点击下方红字:

点击这里,购买完整答案

获取更多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请点击这里,进入mooc.mengmianren.com

深缎哨睦轰漂酪佛扳剐郸赁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