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山东联盟) 智慧树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

普通心理学(山东联盟) 智慧树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

纤律枢朝箔翱试继栖朵酸呐伙

衰凡献慧侨臼呵巴汝毕秋寞琴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
掌握了心理现象的规律才能正确地解释,有效地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和行为。

A:对
B:错
答案: 对

2、
网络测验“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几只天鹅,预示了你今生有几个恋人”,这道测验是科学的心理学测验。

A:对
B:错
答案: 错

3、
在科学分类钟,心理学属于()。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人文科学
D:中间科学
答案: 中间科学

4、
下面属于个体心理的是()。

A:动机和情绪
B:能力
C:人格
D:认知
答案: 动机和情绪;能力;人格;认知

5、
()指人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

A:动机
B:认知

C:情感
D:人格
答案: 认知

6、
人最基本的认知过程是()。

A:感觉
B:能力
C:认知
D:情绪
答案: 认知

7、
从众实验说明了()。

A: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有密切的关系
B:个体心理有时会受他人行为的影响
C: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同一个体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D:个体心理不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答案: 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有密切的关系;个体心理有时会受他人行为的影响;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同一个体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8、
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和心理有密切关系
B: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C:行为的复杂性是由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的
D: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答案: 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和心理有密切关系;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行为的复杂性是由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的;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9、
注意就是意识。

A:对
B:错
答案: 错

10、
人们可以对无意识进行自觉的调节和控制。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
()指研究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科学仪器,在一段时间内,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地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A:实验法
B:相关法
C:观察法
D:测验法
答案: 观察法

2、
科学的观察具备(  )特征。

A:它有明确的研究目的或研究方向
B:研究者是有计划的进行感知活动,不是零星偶然的行为
C:研究者需要较系统的观察,对照观察提纲进行如实的记录
D:观察者需要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
答案: 它有明确的研究目的或研究方向;研究者是有计划的进行感知活动,不是零星偶然的行为;研究者需要较系统的观察,对照观察提纲进行如实的记录;观察者需要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

3、
观察法的使用需要满足的前提有(  )。

A:观察者不会其他的研究方法
B:研究者对所研究对象无法加以控制
C: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
D: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答案: 研究者对所研究对象无法加以控制;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4、
科学的观察法就是日常观察。

A:对
B:错
答案: 错

5、
以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为标准,可以分为( )。

A: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B: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C: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
D:亲身观察和非亲身观察
答案: 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6、
19世纪中叶以后,心理学采用的是主观思辨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

A:对
B:错
答案: 错

7、
两变量具有相关关系,意味着他们具有内在的因果关系。

A:对
B:错
答案: 错

8、
在心理学研究中,实验者操纵的变量叫做( )。

A:因变量
B:干扰变量
C:无关变量
D:自变量
答案: 自变量

9、
下面四个相关系数中,相关程度最高的是( )。

A:+0.2
B:+0,.5
C:-0.3
D:-0.7
答案: -0.7

10、
在心理学研究中,我们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做(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相关法

D:测验法
答案: 实验法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
关于感觉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B: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C:感觉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D:感觉能够为记忆、思维、想象等高级的认知加工活动提供原始资料
答案: 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感觉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感觉能够为记忆、思维、想象等高级的认知加工活动提供原始资料

2、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属性的认识。

A:整体
B:全部
C:个别
D:零散
答案: 个别

3、
感觉对比可以分为()和()。

A:同时对比
B:继时对比
C:时时对比
D:事事对比
答案: 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4、
对于个体来说,剥夺感觉刺激是有益的。

A:对
B:错
答案: 错

5、
下列属于似动现象的是( )。

A:动景运动
B:诱发运动
C:自主运动
D:运动后效
答案: 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6、
电影、动画片的制作依据心理学中的(  )原理制成的。

A:动景运动
B:真实运动
C:距离知觉
答案: 动景运动

7、
有风的夜晚,云层是运动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但是,由于云层的运动,使人们看到月亮在动,而云层静止。这属于哪种似动现象呢?

A:最佳运动
B:诱发运动
C:自主运动
D:运动后效
答案: 诱发运动

8、
知觉的特性,包括( )。

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答案: 整体性;理解性;选择性;恒常性

9、
错觉是一种超自然存在,是神灵的意志。

A:对
B:错
答案: 错

10、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利用错觉为人类服务,趋利避害。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
商人都是奸诈的,农民都是忠厚老实的,这反映了哪种认知偏差?

A:首因效应
B:光环效应
C:刻板效应
D:投射效应
答案: 刻板效应

2、
情人眼里出西施,反应的是( )。

A:刻板效应

B:晕轮效应
C:自我服务效应
D:首因效应
答案: 晕轮效应

3、
长时记忆中的内容不会出现错误。

A:对
B:错
答案: 错

4、
短时记忆的容量为()组块。

A:5-9
B:3-5
C:5-7
D:9-11
答案: 5-9

5、
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是没有容量限制的,短时记忆由容量限制。

A:对
B:错
答案: 对

6、
(    )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

A:回忆
B:复述
C:再认
D:默写
答案: 复述

7、
( )最早研究了遗忘的发展进程。

A:冯特
B:费希纳
C:弗洛伊德
D:艾宾浩斯
答案: 艾宾浩斯

8、
根据艾宾浩斯的研究,学习之后(  )就应该及时复习。

A:一周
B:一天
C:一月
D:一小时
答案: 一小时

9、
事先没有识别目的和无需意志努力的识记,称为(  )。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C:其余都对
答案: 无意识记

10、
(  )识记具有轻松性、片段性和选择性的特点。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C:其余都不对
答案: 无意识记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
上课时,学生突然被飞进的小鸟吸引,这种心理现象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前注意

D:随意后注意
答案: 不随意注意

2、
随着年龄增长,个体的快速眼动睡眠量(  )。

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
C:呈U型变化
D:呈倒U型变化
答案: 越来越少

3、
下列方法中,通常用来测量持续性注意的是(  )。

A:警戒作业
B:双作业操作
C:双耳分听
D:负启动
答案: 警戒作业

4、
噩梦通常有预示意义,所以我们需要请算命大神帮忙化解。

A:对
B:错
答案: 错

5、
梦游、梦呓多发生在正相睡眠期的第(  )阶段。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 四

6、
下列选项中,能够引起随意注意的是(  )。

A:刺激物的新颖性
B:刺激物的强度
C: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D:对注意任务的依从性
答案: 对注意任务的依从性

7、
学生上完一节音乐课后,很快准备下一节语文课,这反映的注意品质是(  )。

A:注意分配
B:注意稳定
C:注意转移
D:注意保持
答案: 注意转移

8、
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有(  )。

A:活动目的和任务
B:间接兴趣
C:活动组织
D:人格特征
答案: 活动目的和任务;间接兴趣;活动组织;人格特征

9、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下列现象不属于潜意识的是( )。

A:梦
B:注意
C:口误
D:笔误
答案: 注意

10、
老司机可以边开车边听音乐,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的最恰当的理论是(  )。

A:衰减理论
B:过滤器理论
C:反应选择理论
D:认知资源理论
答案: 认知资源理论

 


如需购买完整答案,请点击下方红字:

点击这里,购买完整答案


获取更多网课答案,请点击这里,进入www.mengmianren.com


 

坏坟锤瓣懂蓬臀崇饶惊呸皖彤

累雄际侩袄妓江卯羔戏男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