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mooc慕课 自然保护概论—本部(暨南大学) 答案满分完整版章节测试

中国大学mooc慕课 自然保护概论—本部(暨南大学) 答案满分完整版章节测试

篱恒纷稳贡拉硷铣哄雌骄芯实



第1周 自然保护的发展与生态危机 第1周单元测验

1、 既能满足人类目前的需要,又不对子孙后代造成危害的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目标在( )提出。

答案: 《东京宣言》

2、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现有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 )居世界首位。

答案: 人工林面积

3、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总面积294.9万平方公里。已经成为区域性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其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首推:( )。

答案: 黄河流域

4、 目前,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 ( ) 的浓度增加。

答案: 二氧化碳

5、 臭氧层是地表生物的“保护伞”,臭氧对太阳的紫外辐射有很强的吸收作用,有效地阻挡了对地表生物有伤害作用的( )。

答案: 短波紫外线

6、 我国的的现代自然保护事业开始于( ),以建设自然保护区为重要标志,与国际自然保护事业发展的影响也有密切关系。

答案: 20世纪50年代

7、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了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将每年的( )定为世界环境日。

答案: 6月5日

8、 ( )是联合国认可的唯一代表全球所有生态环境组织在联合国大会具有永久观察员地位的国际机构。

答案: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9、 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其中文全称是( )。

答案: 世界自然基金会

10、 酸雨是指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 )的酸性降水。

答案: 5.6

11、 1972年4月,黄河在( )境内第一次出现断流,这是黄河漫长历史上的第一次。

答案: 山东

12、 我国原有的犀牛、( )、新疆虎(亚种)等物种己经灭绝。

答案: 白臀叶猴

13、 自然保护就是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其意义是非常重要而深远的。自然保护的意义包括:( )等。

答案: 协调人地关系;
协调环境与发展;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
维持人类物质生产与社会稳定

14、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的制定体现我国十分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其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式有:( )

答案: 就地保护;
迁地保护;
集体保护;
野化放归

15、 科学家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出现的影响和危害有:( )。

答案: 海平面上升;
加剧其他气候灾害;
影响人类健康

16、 我国是土地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包括( )等。

答案: 土地退化;
生物群落退化;
气候异常;
水文状况的恶化

17、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淡水的需求量急剧增大。淡水资源无限量的索取,造成全国河流( )。

答案: 数量减少;
流量衰减;
断流增加

18、 近年来,极端高温事件频发,在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助推下气候变化有:( ) 。

答案: 一些地区可能变得更暖;
一些地区可能冷暖变化不明显;
一些地区可能变冷

19、 森林锐减直接或间接导致以下哪些生态危机:( )。

答案: 土地严重荒漠化;
干旱缺水;
动植物物种灭绝;
水土流失

20、 生态环境是指除环境污染外的人类生存环境。生态环境主要包括( )三部分。

答案: 自然生态环境;
农业环境;
城市生态环境

21、 海平面上升是由( )等原因引起的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现象。

答案: 全球气候变暖;

极地冰川融化;

上层海水变热膨胀

22、 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将( )视为三大全球问题。

答案: 世界水危机;
恐怖主义;
气候变化

23、 为加快自然生态保护事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相继颁布了( )等重要文件。

答案: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24、 目前,全球生态危机之首是指森林锐减。

答案: 错误

25、 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氮的各种氧化物、含氯氟烃和其他气体,其中二氧化碳比例最高,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最大。

答案: 正确

26、 1872年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建立是世界近代自然保护事业的开始的主要标志。

答案: 正确

27、 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指出,目前三大全球问题为:臭氧层破坏、人口剧增及恐怖主义。

答案: 错误

28、 《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宪法》、《刑法》等法律中列入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保护的内容,使自然生态保护事业的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

答案: 正确

29、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中,农业是受影响最严重的部门,所有农作物将造成减产。

答案: 错误

30、 中国古代也有自然保护的思想,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正是当时这种朴素自然保护思想的体现。

答案: 正确

31、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于1961年成立,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WWF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

答案: 正确

32、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30年甚至更长)的气候变动。

答案: 正确

33、 研究表明,世界上80%的疾病与水有关,伤寒、霍乱、肠胃炎、痢疾、传染性肝病是人类五大疾病,均由水的不洁引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团队研究,首次证实了癌症高发与水污染的直接关系。

答案: 正确

34、 酸雨是工业高度发展而出现的副产物,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碳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答案: 错误

35、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提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到90年代实施“跨世纪绿色工程”,到了21世纪我国实施了六大生态保护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 “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及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答案: 正确

第2周 自然保护的基础理论 第2周单元测验

1、 自然生态环境是地球长期演化形成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特点不包括( )。

答案: 独立性

2、 下列不属于自然种群基本特征的是( )。

答案: 个体形态特征

3、 ( )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答案: 生态位

4、 随着群落的演替,最后出现一个相对稳定的顶极群落期,称演替顶极。顶极概念的中心点,就是群落的相对( )。

答案: 稳定性

5、 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功能单位,其结构不包括:( )。

答案: 时间结构

6、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追溯至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的( )这一著名的环保科普作品。

答案: 寂静的春天

7、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 )之后的文明形态。

答案: 工业文明

8、 生态安全是指( )的健康和完整情况。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和健康等方面不受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等影响的保障程度,包括饮用水与食物安全、空气质量与绿色环境等基本要素。

答案: 生态系统

9、 下列对生态学概念表述正确的是( )。

答案: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10、 ( )是整个地球表层生态环境中最活跃、最敏感、最脆弱的部分。

答案: 生物圈

11、 可持续发展是指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一般来说主要包括( )。

答案: 社会可持续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可持续发展

1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当代人对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恶化日益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作出的一种生存选择,它标志着人类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根据我国的国情,可持续发展包括以下那些战略( )。

答案: 环境战略;
人口战略;
稳定战略;
资源战略

13、 生态学是研究以( )为中心的宏观生物学。

答案: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14、 生态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 )。

答案: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信息交换

15、 大气圈是指包围在地球表面的气体圈层,其厚度达数千公里。大气圈分为( )。

答案: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逸散层

16、 地球表层的自然生态环境由于所处( )各不相同,带来生态条件各不相同,进而产生了生态环境区域分异。

答案: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地貌;
地质条件

17、 生物圈是整个地球表层生态环境中最活跃、最敏感、最脆弱的部分。可以说生物圈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

答案: 正确

18、 自然生态环境的演化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地球演化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期,自然生态环境的演化是自然因素造成的。

答案: 正确

19、 个体生态学主要研究有机体如何通过特定的生物化学、形态解剖学、生理学和行为学机制去适应其生存环境。

答案: 正确

20、 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物种数目越多、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

答案: 错误

21、 消费者是指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的自养生物,包括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以及光能自养型微生物和化能自养型微生物。

答案: 错误

22、 生态平衡是动态平衡,而不是静态平衡。生态系统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

答案: 正确

23、 2005年9月25日联合国发展峰会正式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并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启动。

答案: 错误

24、 生物群落是同种生物个体的组合。

答案: 错误

25、 2015年我国政府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阐明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理念、原则、目标、实施保障等重要内容,提出要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我国生态文明领域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

答案: 正确

26、 在目前现有条件下,人类可以模拟出类似地球可供人类长期生存的生态环境,如“生物圈2号”。

答案: 错误

27、 岩石圈又称大陆圈,是指地壳及上地幔部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0米。

答案: 错误

28、 地球表层各种形态的水的总和称之为水圈。水圈中水的总量达14亿立方千米,覆盖地球表面72%以上的面积,仅海洋就占地球表面约71%的面积。

答案: 正确

29、 自然生态环境的组成是复杂多样的,但其所有组成部分又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既互为依存,又互为制约,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答案: 正确

第3周 森林与湿地生态保护 第3周单元测验

1、 2014年公布的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 )%,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

答案: 21.63

2、 “地球之肾”是对( )的形象描述。

答案: 湿地生态系统

3、 1996年10月国际湿地公约常委会决定将每年( )定为“世界湿地日”。

答案: 2月2日

4、 根据2014年公布的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全国湿地总面积5360万公顷,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率为( )%。

答案: 5.58

5、 至2015年底,我国已有( )个湿地分批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答案: 49

6、 世界几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正确的( )。

答案: 日本、巴西、美国、中国

7、 以下哪种森林生态系统在干旱季节部分落叶或全部落叶。( )

答案: 季雨林

8、 中国的( )是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发育最好的。其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仅次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居第二位。

答案: 常绿阔叶林

9、 以下对我国森林资源情况描述错误的是:( )。

答案: 森林总量充足

10、 目前,全世界湿地面积居世界首位国家是( )。

答案: 加拿大

11、 红松、落叶松、鱼鳞松、红皮云杉、冷杉、椴树和杨树等树种主要在我国的那个林区( )。

答案: 东北林区

12、 国际森林日是每年的( )。

答案: 3月21日

13、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最稳定的生态系统,有以下特性:( )。

答案: 物种繁多、结构复杂;
类型多样;
是可更新资源;
具有最强大的生产力

14、 我国湿地存在的问题包括( )。

答案: 盲目开垦和改造;
污染加剧;
生物资源过度利用;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15、 森林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答案: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增多土壤中的水分和地下水,涵养水源;
吸收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
蒸腾作用推动自然界水循环和改善气候;
为数量众多的生物提供了栖息环境

16、 我国湿地的类型有( )等。

答案: 近海和海岸湿地;
内陆湿地;
人工湿地;
河流湖泊湿地

17、 以下对湿地生态效益描述正确的是:( )。

答案: 湿地可排除有毒物、净化水质、降解污染物。;
在天气多雨,河流涨水的季节,湿地像“海绵”一样储存过量的水分。;
湿地可减缓风浪、保岸护堤、控制侵蚀;
湿地地表淡水适量外流可以限制海水的回灌。

18、 从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主要结果可以看出,全国森林覆盖率超过50%的有( )等省(区、市)。

答案: 福建;
江西;
广东

19、 我国以下哪些湿地属于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 )。

答案: 黑龙江扎龙湿地;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
湖南东洞庭湖湿地;
香港米埔和后海湾湿地

20、 森林是地球陆地上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上最复杂、最稳定的生态系统。森林在整个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主要的意义,被称为“地球之肺”。

答案: 正确

21、 据专家估测,历史上森林生态系统曾覆盖着世界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覆盖率为60%。

答案: 正确

22、 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是中国第一重要天然林区。这一林区海拔高差很大,森林主要分布于山坡中下部,一般在4000米以下。

答案: 错误

23、 草原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答案: 错误

24、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最高的生物总量和最高的单位面积生物量,约占陆地生物总量的50%。

答案: 错误

25、 森林可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增多土壤中的水分和地下水,涵养水源。在风沙为害地区保护农业的作用十分显著。

答案: 正确

26、 森林生态系统比其他生态系统复杂,都保持着最高的物种多样性,地球上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绝大多数生存在森林之中。

答案: 正确

27、 森林的生态效益是多方面的,远远大于它的经济效益。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是保证人类有美好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答案: 正确

28、 森林是生态旅游的最佳场所,是森林经济效益的组成部分。

答案: 错误

29、 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20米的水域。

答案: 错误

第4周 草原与荒漠生态保护 第4周单元测验

1、 草原是内陆半干旱到半湿润气候下的产物,年降水量一般都在( )毫米,这里降水不足以维持森林的生长,却能支持耐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生长。

答案: 250~450

2、 全世界荒漠面积为4593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面积的35%,我国荒漠面积为261.16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面积的( )%。

答案: 27.2

3、 荒漠和荒漠化土地在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占土地面积的( )%,在半湿润地区占土地面积的28%。

答案: 95

4、 我国荒漠化区域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5省(区),占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

答案: 95.64%

5、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草原大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原近( )公顷,约占国土陆地面积的41.7%。

答案: 4亿

6、 荒漠生态系统因为雨量少,是生态环境最严酷的生态系统之一,雨量一般在( )毫米以下。

答案: 200

7、 草原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主体不包括:( )植物。

答案: 兰科

8、 不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温带草原是:( )。

答案: 荒漠草原

9、 下列草原发展畜牧业的适宜程度排序正确的是( )。

答案: 疏林草原>草甸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

10、 我国草原主要类型有以下哪几种:( )。

答案: 疏林草原;
草甸草原;
荒漠草原

11、 我国高寒草原分布的野生动物主要为( )。

答案: 藏羚羊;
野牦牛;
啮齿类动物

12、 近年来,我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草原保护建设工程,如( )等工程。

答案: 实施退牧还草工程;
京津风沙源草地治理工程;
“两屏三带”工程

13、 荒漠生态系统的效益有( )等。

答案: 提供药材。;
提供肉类食品和皮毛。;
能固定流沙,减弱风蚀。

14、 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效应有:( )。

答案: 减轻噪声、释放负离子。;
调节气候,涵养水分。;
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15、 加强科学研究是草原生态系统保护的主要途径之一,如( )等。

答案: 筛选培育优良牧草;
加强牧草病虫害防治;
退化草原恢复技术

16、 荒漠生态系统的特征包括( )。

答案: 极端干旱;
气温变化大,冷热剧变;
降水少而且不稳定,年变率大

17、 “两屏三带”是我国构筑的生态安全战略,指“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和( ),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绿色发展生态轮廓。

答案: “东北森林带”;
“北方防沙带”;
“南方丘陵山地带”

18、 荒漠化是指在(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植被稀少或缺乏,土地生产力有明显的衰退或丧失,呈现荒漠或类似荒漠景观的变化过程。

答案: 干旱地区;
半干旱地区;
半湿润地区

19、 在草原上原来一些常见的猛禽,如雀鹰、鸢、大鸨等,也由于乱捕滥杀而成为稀有或偶见的鸟类。野马已经野外灭绝,野驴、野骆驼等动物也很难见到。

答案: 正确

20、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由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鹤、灰鹤、大天鹅、小天鹅等。

答案: 正确

21、 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新疆天山山脉中部的山间盆地中,平均海拔在4000米至6500米之间,是中国最大的高山草原。

答案: 错误
分析: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新疆天山山脉中部的山间盆地中,平均海拔在1500米至2500米之间。

22、 植物群落以超旱生小乔木、半木本植物为优势物种,超旱生草本植物、短生植物也具有一定季节的优势。

答案: 正确

23、 半干旱到半湿润气候足以维持森林的生长。

答案: 错误

24、 荒漠化指沙漠不断扩大,沙子扩散到越来越广的肥沃土地中。

答案: 错误

25、 草原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主体是禾本科、豆科和菊科等草本植物,莎草科、黍科等植物亦占相当大的比重。

答案: 正确

26、 我国草原载畜量很低,仅为美国的1/7,新西兰的l/8。目前,我国草原单位面积产草量,比20世纪60年代初普遍下降30%~50%。

答案: 错误
分析:我国草原载畜量很低,仅为美国的1/27,新西兰的l/28。目前,我国草原单位面积产草量,比20世纪60年代初普遍下降30%~50%。

27、 那拉提草原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那拉提草原位于那拉提山北坡,是发育在第三纪,古洪积层上的中山地草原。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高寒草原植物区。

答案: 错误
分析: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

28、 锡林郭勒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境内,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997年评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答案: 正确

29、 那曲高寒草原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总面积达4000万公顷,整个地形呈西高东低倾斜,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栖息着野丹顶鹤、白鹳、草原雕、雪豹等许多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答案: 错误
分析:栖息着野牦牛、藏羚、野驴等许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等不在此区域。

30、 荒漠生态系统的生产力非常低,远远低于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

答案: 正确

31、 荒漠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首先是一些高等绿色植物,分布稀疏,几乎全为旱生类型,种类较为贫乏,但是,植物的生态类型仍是多种多样。

答案: 正确

32、 高山或高原草原 分布在高山和高原,由寒旱生的多年生丛生禾草为主,并有不同数量的垫状植物和高原灌丛所组成的植被。有些适宜发展畜牧业。

答案: 正确

33、 水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岩石等受水力作用造成的侵蚀。我国水蚀较重的地区分布在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青藏高原东缘一线以东。

答案: 正确

34、 沙化土地是指各种气候条件下,由于各种因素形成的地表呈现以沙物质为主要标志的退化土地,沙化土地,包括已经沙化的土地和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

答案: 正确

第5周 水生生态保护 第5周单元测验

1、 地球总水量为13.86亿立方千米,其中96.5%分布在海洋,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 )%左右。

答案: 2.5

2、 亚马逊河是世界第二长河,世界流量( )的河流,它的流量达每秒21.9万立方米,占世界河流流量的20%。

答案: 第一

3、 水库水位变动很大,水库中水草十分贫乏,因而周丛生物和底栖生物也不发达。生物多样性的趋势为( )。

答案: 从上游到下游增加

4、 全世界有鱼类22000多种,占有比例较高的鱼类是( )。

答案: 咸水鱼

5、 全国河流径流总量达2700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5.8%,居世界( )。

答案: 第六位

6、 中国境内江河、湖泊、水库众多,水生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纯淡水鱼类近( )种。

答案: 800

7、 中国河流4大水系中鱼类种类最多的是( )。

答案: 长江水系

8、 海水是一种含有复杂盐类的溶液。正常海的含盐量为( )。

答案: 35‰

9、 海洋生态系统中易于出现赤潮是哪类生态系统( )。

答案: 河口生态系统

10、 在中国沿海地区均有发生,与污染有关的海洋自然灾害是( )。

答案: 赤潮

11、 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一般地,水中总磷和无机氮达到( )的水体已处于富营养化。

答案: 0.02mg/L,0.3mg/L

12、 被称为“水上大熊猫”之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 )。

答案: 中华白海豚

13、 根据水的运动状况可分( )生态系统。

答案: 流水水生生态系统;
静水水生生态系统;
半流水水生态系统

14、 在陆地水生生态系统中,影响生态平衡的自然因素主要有( )。

答案: 湖泊富营养化;
藻类过度

15、 对水利工程进行可行性分析评价,必须预先进行生态评价权衡哪些效益?( )

答案: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社会效应

16、 陆地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包括( )。

答案: 保护流域内气候;
维持地球上水循环的平衡;
汇集污染物,降解环境污染

17、 全球水资源特点有如下特性( )。

答案: 时空分布不均匀;
可重复利用性;
不可替代性


上方为免费预览版答案,如需购买完整答案,请点击下方红字

点击这里,购买完整版答案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建议在浏览器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添加书签方法:

1.电脑按键盘的Ctrl键+D键即可收藏本网页

2.手机浏览器可以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中国大学mooc慕课 自然保护概论—本部(暨南大学)  答案满分完整版章节测试第1张

中国大学mooc慕课 自然保护概论—本部(暨南大学)  答案满分完整版章节测试第2张


我们的公众号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萌面人APP

本公众号可查看各种网课答案,还可免费查看大学教材答案

点击这里,可查看公众号功能介绍

中国大学mooc慕课 自然保护概论—本部(暨南大学)  答案满分完整版章节测试第3张


 

势倍净身娃窝椿惩陵擅肋碘皑